2019年4月21日星期日

易中天《書生傻氣:人物、事件、看法》摘錄 (二)


世道從來就不是為少數堅持「獨立精神,自由思想」的人設立的。它只為那些願意「入時合流」的人設立,也只為他們服務,給他們好處。你既然不願意,那就別到我這裏討甚麼「公道」。在這一點上,它只問「是否」(納入體制),不問「親疏」(交情),因此不是「不公」,而是很「公」。(《勸君免談陳寅恪》)
如果沒有意義就不能存在,就該滅絕,恐怕世界上的人早就死光了。你想,這世界上究竟有多少人能說出有意義的話,又有多少人句句話都有意義?……實際上,科學史上許多課題開始時是沒有甚麼意義的,或看不出甚麼意義的。正因為歷史對無意義表現了寬容,才有了今天科學長足的發展。(《勸君免談陳寅恪》)
人要自覺,不要別人送你甚麼「高帽子」,你就欣然接受,樂呵呵的戴在頭頂上。告訴你,那叫「沐猴而冠」,只能留下笑柄。(《李輝先生,請勿「飆車」》)
凡事都有一個「度」。過度,就會走向反面。(《李輝先生,請勿「飆車」》)
在「疑點」的基礎上推論,在推論的基礎上譴責,推論出來的責任……推給對手。這樣的方法是很厲害的,……無論是證據穩當還是一場誤會,都可以把對手「質疑」得體無完膚。(《附何三畏〈評析李輝「質疑」文懷沙的方法〉》)
但凡是人,就難免片面性;而「兼聽則明」,則是亙古不變的真理。(《向李輝先生討教「交規」》)
一事當前,先問動機,是中國人最為慣常的思維方式。正因為中國人吃這一套,所以,被批評者便可以拿它來做擋箭牌。(《李輝、余秋雨與批評的自由》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