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0年12月26日星期六

答友問

【一】

友:李零說:「對於一個有獨立思考的知識分子來說,主流意識形態才最值得懷疑。」——現在的主流意識形態是甚麼是要民主是要低樓價,是要有良好的晉升機會,是錢,是結婚…… 我是想到這些了要懷疑它們?你呢?

我:甚麼叫「獨立思考」?人云亦云固然不算「獨立思考」,但為反而反又何嘗是「獨立思考」?

但凡懂得「獨立思考」的人,都必能根據事實和推理,檢驗各種各樣的說法,而不會聽信一面之詞。他們會結合自己的觀察和人生經驗,然後判斷某一種說法是否正確,由此形成獨立的思考系統。

朋友啊,不要以為讀書多,就能「獨立思考」。從前,在我們讀書的年代,香港的教育制度被考試制度「騎劫」,學生只要背誦標準答案,就能獲取高分,順利升班,由此製造了不少「高分低能」的知識分子出來。現在,有些標榜自己是博士畢業的人,一遇到與自己看法相左的人,輕則便會冷笑幾聲,揶揄對方學歷低下,重則便會攘臂而起,髒話連篇。他們的思想如此偏激,見識如此淺薄,心胸如此狹隘,即使是高等學府博士畢業,精專某門學科之下,某種範疇的知識,又有何用?

其實,最為知識分子所珍重的,不該是他的知識,而應是他的「獨立思考」能力。知識只是別人思考的成果,他人的思想可能帶有偏見,夾雜成見,未必完全客觀、公允、正確。我們作為知識分子,要懂得破除偏見,放下成見,以客觀、公允、正確的態度思考問題。不懂得「獨立思考」的人,書讀得再多,也只不過是「兩腳書櫥」而已。

回顧歷史,主流意識形態只為統治階級服務,是統治階級囚錮民眾思想的方法。國民黨元老于右任曾賦詩評價漢武帝,說:「百家罷後無奇士,永為神州種禍胎。」的確,中國傳統士人自漢武帝獨尊儒術起,便失去了批判皇帝集權的思考能力,淪為專制政權的御用文人。

由此可見,針對主流意識形態的「獨立思考」,確是知識分子的良知。

【二】

友:盲人摸象雖是很多人都聽過,但真正了解當中含義的人很少——人們只願相信自己「分析」過後的,但原來真理並非這般簡單。

我:老子説:「大象無形」。盲人所摸的那隻大象雖然大,但總有固定的形態,盲人不停摸,總有摸完的一天。然而,我們身處的這個宇宙,不但比盲人所摸的那隻大象還要大,而且變幻無常,今天是一頭大象,明天卻可能是一條鯨魚。遺憾的是,我們的人生又太短,我們根本無法在瞬間的一生「摸透」這宇宙間的一切事物。所以,基於「已知」去斷言「未知」,猶如今天摸了大象的腳,就斷言明天的鯨魚亦有腳,豈不可笑?

2020年12月6日星期日

易中天《帝國的惆悵:中國傳統社會的政治與人性》摘錄

國難當頭時,挺身而出並以身殉國的,往往不是那些享受了這個國家種種好處的人,而是平時並不得志的民間人士,是那些處江湖之遠的尋常百姓和文弱書生!(《人是要有一點精神的》)

中國人對待腐敗的態度,其實是一貫採取雙重標準的。別人搞腐敗,他痛恨;自己搞,或者自己家裏人搞,就不痛恨了。他們的義憤填膺,往往是因為自己沒有份。比如公款吃喝,是大家都痛恨的,但如果你邀請他一起去,則會欣然前往,且面有得色。(《非典型腐敗》)

上級考核下級,……「說你行你就行,不行也行;說不行就不行,行也不行」。一個官員管事多,可以說他勤勉,也可以說他無事生非,擾民;一個官員管事少,可以說他懶惰,也可以說他無為而治,高明。反正嘴是兩張皮,咋說咋有理,而且是誰有權,誰有理。(《非典型腐敗》)

在中國傳統社會,一個手中握有權力的人,如果要想傷害一個並無權力的平民老百姓,那是很便當的,有時甚至不過舉手之勞。(《非典型腐敗》)

再完善再健全的制度,也是靠人來執行的。人不變,制度再好也沒有用。最後的結果,恐怕還是「上有政策,下有對策」,防不勝防。中國人在這方面,可是積累了上千年的經驗。(《非典型腐敗》)

要想理解歷史,必須參透人性。……以人為本,歷史才是有意義的。以民族的文化心理為核心,一個個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在我們面前才可能變得鮮活起來。這些鮮活的故事和生命將促使我們反省歷史,反省社會,反省人生,反省自己,於是趣味之中就有了智慧。(《歷史總是讓人惦記》)

我從不認為這個世界上,有甚麼東西或事情,是好得完美無缺,或者壞得一無是處的。在我看來,有利必有弊,有弊也必有利;有優點必有缺點,有缺點也必有優點。利與弊,優點與缺點,要歷史地看,辯證地看。許多時候,一個事物的利,往往同時就是它的弊。甚至它會有此缺點,恰恰因為它有此優點,比如「慢工出細活」。慢,就是缺點;細,則是優點。但是,不慢就不可能細。……可見「禍兮福之所倚,福兮禍之所伏」。只有優點,沒有缺點的事,這世界上沒有。(《後記》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