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6年2月21日星期日

易中天《品三國》及《品三國.續》摘錄 (一)

幫助一個人,最重要的是不要讓他覺得受了施捨,欠了人情,更不能老是提醒別人受了自己的幫助。(第六回《深謀遠慮》)
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。它比說多少好話都管用。(第八回《鬼使神差》)
料事如神者,實際上是料人如神。所以,琢磨計謀是沒有用的,你還是琢磨人性吧!(第八回《鬼使神差》)
華而不實愛擺譜的人,是從來就成不了大事的。(第九回《一決雌雄》)
田豐實在是太清楚袁紹的為人了。如果打了勝仗,心裏高興,還有可能釋放田豐出獄,一方面顯示他的寬宏大量,另方面也可借這個反面教材來證明自己的偉大英明。打敗了仗,惱羞成怒,便一定會遷怒於別人,拿別人的人頭來給自己出氣,殺正確的人來掩蓋自己的錯誤。這樣的人真不是東西!(第十回《勝敗有憑》)
名人和能人是兩個概念。名人並不一定就有真本事,他們往往是盛名之下,其實難副。(第十一回《海納百川》)
時事也好,兵事也好,說穿了都是人事。只有精於人事,才能明於時事和兵事啊!(第十四回《天生奇才》)
自信……恰恰是英雄人物的魅力所在。自信的人是有魅力的,有魅力的人是有吸引力的。(第十八回《江東基業》)

2016年2月7日星期日

讀易中天《品三國》及《品三國.續》有感

網絡圖片:《品三國》封面
二零零六年,廈門大學教授易中天應中國中央電視台之邀,擔任歷史教育節目《百家講壇》的演講嘉賓,以「品三國」為題,為觀眾講解這段膾炙人口的歷史,並其後以五十二集的演講內容為基礎,在香港先後出版《品三國》及《品三國.續》二書,大受好評。
《品三國》一書分兩篇,每篇十二回。易君由首篇〈魏武揮鞭〉開始,講述曹操的身世和本性,及其奉迎獻帝、摧滅群雄的崛起之路,又論及官渡之戰中,曹操勝袁紹敗的因由,繼而於次篇〈孫劉聯盟〉中,剖析劉表、孫權的性格心理,並還原魯肅、周瑜、諸葛亮等關鍵人物的真實形象,洗去演義的色彩,釐清赤壁之戰的種種疑雲。
至於《品三國.續》一書,顧名思義是《品三國》的續作,形式上與前作無異,分兩篇,每篇十二回,而內容上則由〈三國鼎立〉(第三篇)開始,講述曹操在赤壁戰敗後,西征馬超、韓遂、張魯的歷史。易君在探究曹操誅殺孔融、逼死荀彧的真正原因後,把焦點轉移到蜀漢,既談及劉備詐取益州、關羽敗走麥城的事蹟,亦嘗試拆解夷陵之戰中種種不解之謎。
網絡圖片:《品三國.續》封面
全書以〈重歸一統〉為末篇,篇首分析諸葛亮秉政時,蜀國內部的人事派系鬥爭,繼而評議諸葛六出祁山、北伐曹魏的事功,到最後則以總結魏、蜀、吳三國的興亡,作為全書四十八回的終結。
易君「以故事說人物,以人物說歷史,以歷史說文化,以文化說人性」,在《品三國》及《品三國.續》各章回中可謂多有篤論洞見,當中最為發人深省者,應莫過於〈結束語.滾滾長江東逝水〉一篇。
撇除〈後記〉,〈結束語〉是《品三國.續》一書最後的篇章。「滾滾長江東逝水」一句出自明人楊慎的詞作《臨江仙》,亦見於羅貫中《三國演義》的開首。易君以此句作為這篇文章的副題,喻意從歷史長河的宏觀角度,來品評三國這段「是漢非漢,是魏非魏」的歷史。
誠如易君所論,「三國史」始自「黃巾之亂」,而終於「西晉滅吳」,時限雖然非常清晰,但從「歷史正統」的視角來看,卻是難以斷代。由「黃巾之亂」到「曹丕篡漢」一段屬東漢,由「曹丕篡漢」到「西晉滅吳」一段則屬魏晉南北朝。若然我們把「三國」結合到「魏晉南北朝」,視為一整段歷史,再放大視角,上以秦、漢為始,下以隋、唐為迄,則會發現一個十分有趣的歷史現象。
網絡圖片:易中天作客《百家講壇》
在魏晉南北朝以前,是秦、漢兩個統一王朝,惟其國祚「前短後長」,即秦祚短,漢祚長,而在魏晉南北朝以後,則有隋、唐。隋、唐亦是統一王朝,其國祚也是「前短後長」,即隋祚短,唐祚長。夾在秦漢、隋唐之間,則是一個「半統一半分裂」、為時長達三百六十九年的「魏晉南北朝」。
的確,歷史引人入勝之處,在於「長江後浪推前浪」,「一代新人」非但「勝舊人」,更是重演「舊人」故事,借用崔護《題都城南莊》一詩,真可謂「桃花依舊,人面全非」。隋、唐兩朝的歷史可謂與秦、漢如出一轍,而問題是:中國的歷史由秦、漢走到隋、唐,中間的「魏晉南北朝」究竟扮演着怎樣的角色?
其實,「魏晉南北朝」只是一眾分裂割據政權的統稱,時限由「曹丕篡漢」到「隋朝平陳」為止,上承炎漢沉疴腐敗之局面,下啟李唐恢宏強盛之氣象。當中出現過的政權包括:曹魏、蜀漢、孫吳、兩晉、五胡十六國、南朝的宋、齊、梁、陳、北朝的拓跋魏及後來的東、西魏、北齊、北周。除司馬氏的西晉曾短暫統一之外,其餘時間均為紛亂之局,其他政權均僅偏於一隅。當時,列國征伐未息,宮廷篡弒不斷,用易君之言,可謂「城頭變換大王旗,你方唱罷我登場」。
網絡圖片:魏晉南北朝政權更迭圖
評論「魏晉南北朝」這段分裂混亂的歷史,傳統觀點只着眼於人的素質,即君主的仁賢愚暴,臣僕的忠貞奸佞。論者以為某朝某國之所以強盛一統,是由於賢主執政而忠臣獲用;相反,某朝某國之所以衰敗潰裂,乃出於暴君在位而奸人得寵。此等論調雖無謬誤,然不免「只見樹葉而不察森林」。因為,君臣的品德才幹固然重要,但放眼於歷史長河,個人素質就如滄海一粟,可謂微不足道。
在《品三國.續》第四十八回〈殊途同歸〉一文中,易君跳出「個人素質」的思想藩籬,把魏、蜀、吳的興亡,放入由秦漢到隋唐、歷時長達一千一百多年的歷史大趨勢裏分析,指出三國的實際開國君主——即魏武帝曹操、漢(蜀)昭烈帝劉備、吳大帝孫權——皆非出身於「士族」,而魏晉南北朝卻是「士族」的黃金時代。換言之,曹魏、蜀漢、孫吳均是「逆歷史潮流而動」的「非士族政權」,實屬歷史長河中的異數。
網絡圖片:西周宗法制示意圖
(圖中的諸侯、大夫、士皆為貴族)
所謂「士族」,據易君論釋,乃指自兩漢以降,累世為官,聲望盛隆的世家大族,如據陳壽《三國志》所載,「四世三公」的汝南袁氏、弘農楊氏,以及後來篡魏滅吳、結束三國時代的河內司馬氏,均是「士族」的典型例子。正因為「士族」子弟無不繼承父兄事業,世代為官,東漢末年的官位可謂已遭「士族」壟斷、把持,形同世襲,而出身卑微、遐邇不聞的「寒門庶族」,要進入官場,甚至攀上三公的高位,成就「布衣卿相」的佳話,實在比登天更難。
然而,中國的歷史發展從秦始皇滅六國、廢封建、行郡縣以來,便走上「君主集權」之路。在「君主集權」的歷史大趨勢下,在周代既壟斷政權,又世襲官位的「貴族家臣」,最終無可避免要退化為宋代以來,既不能壟斷政權,又不能世襲官位的「庶族官僚」。千百年來的歷史實驗證明,透過科舉考試而晉身官場的「庶族官僚」,比起利用家聲門望而躋身朝廷的「士族縉紳」,或倚靠血緣關係而世襲官位的「貴族家臣」,更符合「君主集權」的需要。因為,在皇權之下,便是一眾白衣出身的官員。他們毫無世家大族的背景,力量如同一盤散沙——用國學大師錢穆的說話,就是「自由」和「平等」,自然對高高在上的皇權誠惶誠恐,絕無威脅可言。
網絡圖片:陳群「九品中正制」示意圖
(此制為士族壟斷官場提供法理依據)
雖然,歷史的發展要由既壟斷政權,又世襲官位的「貴族家臣」,演變為既不能壟斷政權,又不能世襲官位的「庶族官僚」,但變革總不能一蹴即就,中間需要有過渡階段,而歷史則選擇了不能壟斷政權,但能夠世襲官位的「士族縉紳」做主角,讓他們在魏晉南北朝這段過渡時期裏擔綱演出。當然,「士族」的戲份終究還是隨着隋、唐兩朝「科舉制」的興起,而漸漸退出歷史舞台。
據易君於〈結束語〉之論,「士族」早於東漢時期已登上政治舞台,並有望承接劉氏江山,成為壟斷政權的主人翁。可惜,自黃巾、董卓之亂,群雄割據,「門閥遇上軍閥」,加上官渡一戰,名震當世的「士族」代表、袁氏家族徹底覆滅,令「士族」主政之路受阻。幸而,依附曹魏的「士族」用陳群「九品官人之法」「借屍還魂」,終使河內名門司馬氏家族執掌魏政,滅蜀篡魏平吳,開創西晉之一統。
寫文至此,不禁興嘆,亦令我想起九十年代中國中央電視台開拍的、堪稱經典的電視連續劇《三國演義》。該劇的片尾曲名曰《歷史的天空》,有以下兩句歌詞:
「興亡誰人定,盛衰豈無憑」

回顧歷史,盛衰固然有憑,但興亡又豈嘗人定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