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8年2月3日星期六

易中天《先秦諸子百家爭鳴》摘錄 (三)

一個社會,如果個個都是好人,人人都有道德,就不需要特別提倡道德。請大家想想,甚麼時候最喜歡嚷嚷要道德?禮壞樂崩的時候。甚麼人最喜歡嚷嚷要道德?裝模作樣的人。(第三章《儒道之爭》之《道之謎》)
最高的道德,就是用不著道德(上德不德)。正因為用不著,反倒有(是以有德)。下等的道德,是生怕失去道德(下德不失德)。正因為怕失去,反倒沒有(是以無德)。(第三章《儒道之爭》之《道之謎》)
仁義禮樂,都是道德墮落以後才冒出來的東西。這樣的東西,能是好東西嗎?不能。這就好比一個人,被毀了容。你再做手術,做得再漂亮,也無法恢復真容了。(第三章《儒道之爭》之《道之謎》)
你聽過風的聲音嗎(而[爾)獨不聞之翏翏乎)?那天地之間將噴出來的氣,就叫做風啊(大塊噫氣,其名為風)!這風不吹則已。一旦吹起來,那是一呼百應,地面上所有的孔穴都會發出聲音。前面的吹着,後面的跟着;前面的唱着,後面的和着(前者唱於而隨着唱喁)。如果是微風,它們就輕輕地哼(泠風則小和);如果是狂風,它們就高聲地唱(飄風則大和)。可是,風一停,就萬籟俱寂,一點聲音都沒有了。然而,這時你去看那些樹呀草呀葉子呀,大的也好,小的也罷,不都在那裏盡情搖擺嗎(獨不見之調調之刁刁乎)?它們的擺動雖然不同,但在搖擺,卻是相同的。這就是「道」啊!(第三章《儒道之爭》之《老莊之別》)
讀老可以得智,讀莊可以得慧。……智,是可以通過教育來學習、傳授、掌握的東西,是能力(智力)、方法(智術),屬於社會。慧,則是氣質(慧性)、天賦(慧根),或者非同一般的特殊能力(慧眼、慧心),屬於個人。它不能授受,只能啟迪。所以讀《老子》可以治國,讀《莊子》只能修身。(第三章《儒道之爭》之《老莊之別》)

天底下,沒有一種東西比水更柔弱(天下莫柔弱於水)。但要說攻擊堅強,也沒有甚麼能夠超過水(攻堅強者莫之能勝)。再堅固的城池,洪水漫過來,也沒有了。再堅硬的石頭,水不停地滴,也能滴穿。……最柔弱的,就是最堅強,也最有力的。相反,最堅強的,則是最脆弱的,最沒有力量的。(第三章《儒道之爭》之《老莊之別》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