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0年11月8日星期日

易中天《帝國的終結:中國傳統政治制度批判》摘錄 (二)

 

一個社會如果起勁地標榜和鼓吹道德,這個社會就一定出了問題。(第三章《倫理治國‧無德之德》)

中央集權的帝國需要一個統一的思想,一個欽定的官方意識形態。這……是為了防止因思想的混亂而導致社會的動亂。(第三章《倫理治國‧文化大戰略》)

表面上看,這是一個雙贏的方案。帝國得到了人才,士子得到了官位。但真正的贏家,卻其實是帝國。它付出的代價,只不過幾個官位和一些俸祿,可以說成本極低,甚至可以說是零成本。因為這些官位和俸祿反正是要給出去的,不給儒生士子,也要給別人。因此帝國並沒有虧損什麼,甚至根本就沒有虧損。(第三章《倫理治國‧一箭雙鵰》)

〔獨尊儒術〕真正要鉗制的,是那些讀書人的頭腦……。這些頭腦被儒學佔領後,就不會胡思亂想,接受和產生什麼異端邪說了,而這,恰恰正是帝國擔心的。(第三章《倫理治國‧一箭雙鵰》)

〔官員的〕頭腦必須和帝國的思維同步。如果他們自以為是甚至自行其是,或者大唱反調,……帝國同樣會崩潰,而且崩潰得更快。也就是說,帝國的官員必須有政治頭腦,但又不能用自己的頭腦來思考,而必須以帝國的頭腦為頭腦。(第三章《倫理治國‧一箭雙鵰》)

以儒生充任官員的好處,還在於這些人是「士」,是讀書人。也就是說,他們進人國家政權機構,不是因為掌握了資源(土地),掌握了財富(金錢),也不是因為有什麼政治資本(功績)或者特殊關係(裙帶),而是因為掌握了知識(學問)。這就安全。一個人,如果功勞太大,勢力太強,錢財太多,資源太豐富,他對帝國就會產生威脅。儒生掌握的那點知識和學問就不要緊。因為那些玩意除了為帝國效勞,沒什麼別的用處,也造不了反。實際上,較之地方豪強、割據軍閥、行商坐賈、功臣勳貴,儒生更親近皇帝,更贊成帝制,也更主張獨尊儒術,因為那是他們的安身立命之所。他們的知識和學問只有依附於帝國,才有價值,也才有用武之地。這是他們不會也不願反對帝國的原因。(第三章《倫理治國‧一箭雙鵰》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