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5年10月4日星期日

易中天《中國智慧》摘錄 (三)

認死理有兩種。一種是認自個兒的死理,總認為自己想的、說的、知道的,都是對的。還有一種是認別人的死理。聽到一種說法就一口咬定,逮住不放。(《中庸的原則》)
中庸的,絕不是鄉愿的。鄉愿的,是見人說人話,見鬼說鬼話。這是耍滑頭,是不誠實,是見風使舵,吹牛拍馬。中庸的相反,是見鬼說人話,見人說鬼話,反着來。目的,是要以他平他,是要濟其不及,以洩其過。(《中庸的原則》)
道德標準……一定是最普通的,是每個人都能做到的常人之道。否則,這個標準提出來,就沒有意義,就成了唱高調。……但是,另一方面,它又一定不是輕易就能做到的。輕而易舉就能做到,道德的修養,人格的塑造,就沒有了必要。(《中庸的原則》)
所謂先勝而後求戰,只是孫子的主張,……也可以不同意。想想也是,世界上,哪能每件事情都有百分之百的把握呢?一定要穩操勝券才動手,有些事情恐怕就別做了。其實,……打仗就像做生意,有時是要憑直覺的。《兵家的思考》)
在求戰之前,你要有足夠的把握和準備。有備則無患,盲動就只能靠僥倖了;而僥倖,是靠不住的。(《兵家的思考》)
敗不敗,在自己。勝不勝,在敵人。……所有人都是被自己打敗的。(《兵家的思考》)

求生,是人的本能。只要有一線希望,大多數人也都是想生還的,哪怕是僥倖。只有被逼入絕境,置於死地,才會拼死一搏。……所以,有時候,高明的將領也會故意……把必死必生統一起來了,還反其道而用之。……必生就變成了必死。而且,這個必死,還不再是弱點,而是優勢。……所以,……看問題,得講辯證法,不能認死理。(《兵家的思考》)